初点点侯府忘恩义骆宁

初点点侯府忘恩义骆宁

初点点 著
  • 类别:言情 状态:连载中 主角:骆宁萧怀沣 更新时间:2025-02-17 10:44

古代言情小说《初点点侯府忘恩义骆宁》,代表人物骆宁萧怀沣,演绎关于仇恨和爱情的精彩故事,作者初点点近期完成编著,主要讲述的是“您手腕上这串佛珠,能否赏了民女?民女想借佛光与您的恩赏,谋求前路太平。”骆宁说。她不……

最新章节(第1章)

全部目录
  • 骆宁心中十分好奇雍王与郑皇后之情愫,却又不敢冒失。

    她低垂视线,被郑皇后携手坐下。

    “……这狗真吓人。”郑皇后一边让骆宁同坐,一边看着趴在大殿一角的黑狗。

    雍王没答话。

    黑狗冲郑皇后龇牙,又被主人的眼神吓退,继续趴在地上,只偶尔哼哼两声。

    郑皇后收回视线,夸骆宁忠诚,拼死替太后挡刀。

    说到动情处,甚至声音微哽。

    太后笑着安抚她。

    雍王一言不发。

    “母后,骆**是否议亲了?”郑皇后问。

    太后不知道,直接问:“阿宁,你可有婚约?”

    “还没有。”骆宁答。

    郑皇后笑道:“我倒是想替骆**做媒。”

    太后:“可有人选?”

    “人选很多。”郑皇后笑道,余光瞥一眼坐在旁边悠闲喝茶的雍王。

    太后也看他。

    骆宁察觉异样,也顺着太后视线望过去。

    雍王一袭玄衣,眸色深。端着雍容气度,但暴戾隐藏眉宇间,微微蹙眉就倾泻一二。

    骆宁赶紧收回视线。

    “此事要从长计议。女儿家面皮薄,别当着阿宁的面说。”太后笑着,岔开话题。

    郑皇后也自悔失言,转而问骆宁:“听闻镇南侯府有位表**,才情过人、容貌绝俗,乃京城贵女之首,传言可真?”

    她只能想到这个话题。

    镇南侯是新封的爵位,在盛京门阀林立的地方,实在抬不起眼,郑皇后很难关注到他们家。

    倒是那位表**的事,传得比较广,皇后都有耳闻——当然,毁誉参半。

    外头有人替白慈容邀买人心。

    骆宁外祖白家,最不缺钱;而真正关心白慈容前途的那个人,他更是财力滔天。

    他们要地位。

    借着侯府地位,他们要助白慈容高嫁功勋世族。

    “娘娘,民女才回京,消息远不如内宫通透。”骆宁笑道,“不过,表妹的确温柔聪颖,阖府无人不爱她。”

    她们就此话,聊起京城其他闺秀。

    骆宁小坐,时辰不早了,起身要告辞。

    太后又叫魏公公送她。

    郑皇后宫里也有事,骆宁起身后她也告辞。

    她甚至送了骆宁一小段路。

    “常到宫里来,陪母后解解闷。本宫执掌六宫,琐事繁忙,时常无暇尽孝。你能逗太后开怀,便是天下至孝。”郑皇后说。

    骆宁应是。

    郑皇后对骆宁,无恶意。

    骆宁出身不高,骆家封爵才三年,“新贵”谈不上,“暴发”也不算贬损,她在郑皇后面前极其渺小。

    骆宁似太后疼爱的小爱宠。

    没人会觉得婆母身边的爱宠是威胁,从而忌惮。

    只会投喂一点好处,夸几句爱宠机灵,来讨好婆母。

    ——郑皇后对骆宁的善意,也是如此。

    “你平时喜好什么?”郑皇后又问。

    骆宁:“除了看看书,就是耍鞭。”

    “还会用鞭?”郑皇后很新奇,笑靥璀璨,“那算得上文武双全了。”

    “不敢当,娘娘,耍着玩。”

    聊了半日,才放骆宁走。

    寿成宫内,太后崔氏正在问儿子,是否要定亲。

    “……今年二十了,也该有个王妃。御史台催着礼部,礼部又烦陛下。要不然,皇后也不会急慌慌来提此事,替陛下分忧。”太后说。

    “再说。”

    “骆**如何?”太后问,“单看她美丽,可性格沉稳内秀,不觉她多光华。立在皇后旁边时,竟是丝毫不输。难得的美人儿。”

    雍王眉头蹙得更深:“母后抬举她了。”

    太后:“……”

    她并无夸大。

    郑皇后在闺中就因美貌与气度,名震功勋世族。

    同龄女子,无人有资格与郑皇后的容貌相提并论。

    骆宁清雅素净,薄施脂粉、衣着简朴,被郑皇后携手同坐时,不管是五官还是气质,竟是都不输。

    ——太后也惊讶。

    有了对比时,才能看出她的不凡。

    骆宁太静了,似蒙了一层薄纱的明珠,光华都被她低垂的眉眼遮盖了。

    “那她家里那位表妹呢?在京城名声显赫。”

    “一个表姑娘,闹出这么大的声望,野心不小。”雍王冷漠道,“为的就是攀附,人品堪忧。”

    ——还不如骆宁。

    “你若顽固,哀家请陛下圣旨赐婚,到时由不得你。”太后说。

    “那只好麻烦骆**,早日去投胎,下辈子重新做个好人。”雍王语气冷漠。

    太后无奈,又有点气恼:“放肆,她是你母后的救命恩人。”

    “推她入火坑,恩将仇报,母后这样报答恩人?我不喜她,不能善待她。”雍王说。

    又道,“既是恩人,怎么钱财上如此刻薄?她浑身上下,无一件新衣,也无太多首饰。”

    太后:“早已赏赐过了侯府。”

    “赏赐东西,能落入她手?”

    “镇南侯乃她父亲,她是嫡长女,又是恩女,理应捧在掌心的。”太后说。

    说着,就微微拧眉。

    会不会判断有误?

    太后知道,镇南侯有三个嫡出的孩子,二男一女。

    这个女儿就是骆宁。

    作为长房唯一的嫡**,骆宁不至于受穷。

    可进宫都穿得半新不旧,又不太像她谨慎做派——如只是为了低调内秀,可以穿颜色素雅的新衣。

    “母后与其替她谋姻缘,不如借着过年,直接赏她些东西,更实用。”雍王站起身。

    他招呼一声,黑狗屁颠屁颠爬起来,跟着他出去了。

    黑狗体型硕大无朋,也不知什么品种。

    他走后,想起他的话,太后沉吟。

    骆宁是未嫁千金,她家族有体面,她才有颜面。

    不管什么赏赐,自然要送到镇南侯府,而不是越过侯府直接赏赐给她,这不合规矩。

    骆宁不诉苦,面上也无半分愁容,太后也看不出她在家里过得如何。

    ——两次进宫,都没有叫她祖母与母亲陪伴。

    特别是她母亲,在骆宁的父亲封侯时,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,她有资格进宫求见太后的。

    “来人。”她喊了女官。

    女官应是。

    “准备金百两、银三千两,另有时新布料、首饰,着人送去镇南侯府。”太后说,“特下懿旨,送给大**骆氏阿宁。”

    女官应是。

    太后想了下,又说,“把南边进贡的浮光玉锦也拿出来,送给骆氏阿宁。”

    浮光玉锦是两个月前进贡的,一共十二匹;太后留了两匹,剩下给了皇后;皇后赏了贵妃与外命妇,自己只留两匹。

    最终,六匹浮光玉锦流于望族门第,引来无数吹捧,太后娘家侄女娇憨大胆,还向她讨要。

    太后没给她。

    现在她拿出来,给骆宁。如此贵重的东西,可以试探出侯府对骆宁的态度。

手机上阅读

请扫二维码

同类推荐